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

無邊界的語言


英語是國際語言,這是事實。只要能當握好英語,似乎在國際台上無所不利,不論經商、研究或做學問,都派得上場。然而在歐洲本土,有好幾個國家的民族本土性特強,依然以自己的母語做為生活上的溝通方式。由此可見,英語的強,尚未達到普及性,當遇到種族尊嚴特強的國家時,英語未必行得通。然而中國的崛起,導致中國的經濟起飛,而且步入強國之列,這是許多國外的商家謀求商機的時候。要到中國做生意,必須學好中文,這就是華語日漸重要的原因。不管在經濟、文化,甚至政治上,中國已能獨當一面,不受任何國家鉗制,彷彿1919年在巴黎召開的“巴黎和平會議”中,中國第一次在會議中向世界列強說:“不!”的激昂聲,依然在耳邊響起。


我經常對學生說中文的重要性,除了它將會成為世界重要語言之外,更重要的是,華語是我們的母語,如果連自身的母語都不掌握好,又怎能得到其他種族的尊重呢?更甭想在別人面前抬起頭,堂堂正正做一個華人。


九月廿六日,我和妻有幸受到沙巴拉瑪工藝大學的邀請,出席他們校內的華文學會所舉辦的文華之夜。這所大學的學生,只收友族和卡達山學生,沒有一個是華裔學生。可以這麼說,華文學會內所有的學生,都非華族,包括主席在內。我和妻、偉強、珮瑜和國輝,準時出席文華之夜。當晚我們到達得早,所以就在大廰之中閒聊,然而我卻耳聽四方,靜靜地觀察學生言行舉止。最後我和妻低聲交談時,妻和我也有同感,我們都發覺所有的學生都以華語交談,不論在大廰、外邊走廊,甚至廁所之內,所有的學生都以華語交談,這讓我們有了更大的省思。


當文娱節目開始時,我們也一直觀察,直到節目結束,我和偉強他們也靜靜地討論著,也有了相同的結論。縱觀整節目,從司議到戲劇、歌唱或舞蹈,都是以華語進行,而且是訓練有素的演出。包括堂內的佈置,也是以華人最為喜歡的紅色為主,呈現喜氣洋洋的場面;而學生也穿上華人傳統服裝,用餐時也用筷子,讓我們有一種錯覺,彷彿來到了老上海,見證一場復古的色調。這種場面和配搭,比起華人更加的華人,那種氣質,絕對不輸華人。就連院長在內,也身穿民初的長袍出席,以行動支持校內的華文學會。


離開了宴會,我們都深感汗顏,一些我們忍為老土的事,沒想到他族辦起來,卻是有過之而無有不及,那種民族氣息,比起華族更懂得珍惜。是的,這些學生都很珍惜學華文的機會,所以整個晚上,他們都以華語交談,那一刻,他們都化身為華人,盡情投入他族的文化中,藉此提升自我的價值。而我也深信,將來從這所大學畢業出來的學生,已經具備社會的兢爭能力,是有另一種條件與華裔子弟在各領域爭一長短,而我們的子弟,依然沉醉在自我陶醉中,沒有醒覺的意識,不把自己的母語看成重要的事。當有一天,各個領域不在是華裔子弟在領風騷時,我不會再覺得奇怪,因為非華裔的子弟已經具備了兢爭能力,有機會獨挑大樑的能力。


終究有一天,華語將成為世界第二語言,我會感到自豪,因為母語受到尊重,在世界各地的華人也會受到尊重。然而,身為華裔的子弟,是否懂得醒覺,也許有一天,我們將會失去優勢,不再站在頂峰之上呢?


我經常用自己的經驗告誡學生,好好地學華文,否則終有一天會自食其果,因為我們不再有優勢,反而被他族後來居上。


語言是無邊界,只要能當握多一種語言,他就具備與他人爭天下的能力,反之,就成了弱勢。

1 則留言:

孙福盛 提到...

真知灼见,投你一票。